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ospice Care

病房有情

病房是一個匆忙的地方,除至親和醫護人員,大部份人都不想停下腳步,皆因這裡太多離合。百歲黃婆婆因中風入住善寧之家,她個性外向活潑,喜歡接觸大自然,故家屬希望院舍能協助婆婆每天到花園散步。黃婆婆的女兒梅姐說:「感謝義工的幫助,為寂寥的病房帶來關愛和溫暖、讓我們感到安慰。」

牆壁抵擋著外界的風雨,為人帶來安全感,同時亦阻隔人與人之間的接觸。黃婆婆十多年前患上腦退化症,但行動自如,不僅每天恆常運動和到長者中心參與日間活動,才華洋溢的她,繪畫、跳舞、唱歌無一不精,閒時更與丈夫自行乘飛機到外國探望親友。然而,2021年她中風三次,健康急轉直下,除記憶力衰退,更失去活動能力,出入需要輪椅代步,依靠別人照顧。自此,她常留家中,令本來獨立、開朗的她患上情緒病。

義工慰問 治癒身心

不少人以為紓緩治療只關注病人的身體不適和痛楚,事實上紓緩治療不僅處理病人的痛症、身體不適和徵狀控制,也會疏導病人和家屬的心理和情緒困擾,藉此改善生活質素,並協助處理病人和照顧者在社交及靈性上的問題,祈能達致生死相安。

「早前媽媽出現嚴重脫水及吞嚥困難,送院治理,及後輾轉入住善寧之家。媽媽雖已一百歲,但她仍喜歡與人接觸,也愛大自然。當初我只是向院舍查詢,希望安排人員每天帶媽媽逛花園。豈料,院舍不僅安排義工陪媽媽逛公園,還教她做些小手工,又與我們傾談,紓緩情緖。當中令我最深刻的,是義工的音樂治療。那天義工以結他伴奏,與媽媽一起唱最愛的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媽媽很是開心!」梅姐說。

正面看待生死

除一般的社交活動外,為紓緩病人和家屬的哀傷情緒,院舍的社工還會安排完成訓練的義工到病房提供「床邊關顧」,透過傾談、陪伴、安慰等,與同路人一起走過低谷。此外,每逢星期一至六的下午二時至四時,善寧之家的地下大堂亦開設「下午茶」服務,由義工輪流為病人家屬,提供茶點和即沖飲料,藉以締造小小的空間,讓晚期病人的家屬彼此關顧,互相扶持。

面對媽媽步向人生的終點站,梅姐表示家人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,能正面看待生死。「此時此刻,我們最希望媽媽能安舒泰然,走完人生。過程中,我感謝每位曾進入病房的義工,他們很有愛心和耐性,每句說話都讓人感到親切。他們擁有不同的天賦,透過不同的服務,為我們帶來溫暖和活力。」梅姐笑言義工給予的,不只是一杯即沖咖啡、一個簡單的小手工、一首熟悉的歌曲….還有貼心的關懷與安慰,讓病人和家屬感到「仍然有人記得自己」,深刻體會到,人間溫暖,病房有情。

 

 
 梅姐感謝義工的關懷與安慰,讓病人和家屬感到「仍然有人記得自己」。

 

 
 義工透過一支結他,為病人和家屬帶來心靈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