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喜歡外展家居護士的工作,因為可以深入社區,了解病人和家屬最真實的一面。只有你看得到『真實』,才能為病人提供適切服務!有時候家屬只是一廂情願幫助病人,卻忽略對方的需要和意願,衍生許多執拗。因此,『尊重』病人的信念和選擇很重要。」第一代紓緩治療護士、現為善寧會義工的黎秀蟾娓娓道來從事紓緩治療的所見所感。
每個人對「工作」的定義不同,有人為生活、有人為權力、有人為金錢,但黎秀蟾(黎姑娘)選擇為理想。黎姑娘於70年代在醫院擔任外科病房護士,見盡無數對生命絕望的病人,促使她到英國進修腫瘤護理及紓緩治療。
專科畢業返港,她有感公立醫院規條多、限制大,未能為病人提供適切服務,而私家醫院較著重「等價交易」,與自己的個人價值觀不吻合。於是,她毅然放棄前途一片光明的醫院工作,1987年加入善寧會擔任外展家居護士,推動社區及日間寧養服務。回首當年,她笑言機構只有兩名註冊護士,資源緊拙,「垃圾都係自己倒」,但卻安心自在。
醫護的工作,不僅追求善,也求真。「病人困在醫院這個陌生環境,會掩藏自己最真實的一面,例如生活習慣、與家人關係等,致使醫護未能徹底了解病人的真正需要。要為病人提供適切的照護,先要了解他們的需要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入他們的生活,『家訪』就成重要一環。居所最能反映病人的生活習慣、態度,乃至與家人的關係。由下車步行前往病人的住所,短短的路程,只要細心觀察,便可從中了解病人的背景及生活。只有你親身走入社區,才看得到『真實』!」
治病也要治心。她閱覽無數人間故事,不少家屬一廂情願為病人安排,忽略對方身心需要,黎姑娘因此吃下無數閉門羹。她憶述當年有一位鼻咽癌病人的兒子主動聯絡,要求家居照護,至抵達住址後,病人拒絕開門,兒子屢勸無效;又有家屬與患病母親的宗教各異,子女強迫母親放棄上香拜神,改信宗教,引起家庭糾紛,形成對立關係。黎姑娘感嘆:「矛盾往往源自家人。每個人都有自由,但家人往往只會單方面思考,認為一己之見是『為你好』,缺乏考慮病人處境和感受。作為醫護,我會勸家人諒解病人生命已在倒數,宜學習尊重他們的意願,放手讓病人選擇,因為生命是他們的。」
隨著外展家居照護的個案日增,病例愈見複雜,當遇上棘手的個案時,黎姑娘便邀請醫院醫生義務同行。由於當年服務的全是基層晚期病人,家境欠佳。曾有病人開門見醫生家訪,即慌忙說:「我很窮、沒錢給醫生上門看病啊!」當黎姑娘解釋醫生是義務家訪後,病人面上即流露喜悅神情。一句多謝、一個眼神,一切都令她難忘:「能為病人提供適切服務、尊重他們的意願,讓他們感到心安理得,工作就有意義。」
隨著晚期病人的數目日增,80年代末善寧會籌備興建白普理寧養中心,黎姑娘積極參與其中,更與建築師提著地圖到沙田亞公角山覓地。1992年白普理寧養中心正式投入服務,她服務至2013年正式為護士生涯劃上休止符,其後擔任善寧會義工,協助推廣紓緩護理、為晚期病人及家屬提供輔導,以及一般文書工作等。
耗一生光陰在晚晴路上,並見證善寧會的發展,她形容「善寧會像一個嬰兒,看著它一天一天成長」;當初由零開始只有兩名護士發展至今,一路走來,也毋忘初心 ── 幫忙更多晚期病人,讓病人和家人達致生死相安。
退休紓緩科護士黎秀蟾認為,當義工不需別人讚賞,最重要是為病人帶來安慰與溫暖。 |
|
善寧會第一代外展紓緩科護士黎秀蟾,於上世紀80年代擔任外展家居護士,無遠弗屆家訪病人,推動社區及日間寧養服務。 |
|
黎秀蟾是現為善寧會的義工,即使是簡單的勞作,只要能服務病人,她都樂意服務。 |
|
為病人家屬提供輔導,是黎秀蟾在善寧會的義務工作一部份。 |
|
黎秀蟾在工作以外亦積極參與公益事務,如賣旗籌款等。 |